
9 月 22 日,由研工部主办、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办的第125期研究生知行讲坛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李磊教授担任主讲人,围绕 “面向理工交叉与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分享,为我校深化研究生创新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中,李磊重点阐述了以 “赛学模式”为核心的研究生育人理念,详细介绍了该模式在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自 2018 年起,他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依托这一模式,在国内外顶尖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斩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特等奖 1 项、国家一等奖十余项,在中国国际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 等重量级赛事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获奖级别与数量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除成果分享外,李磊还深入解读了 “赛学模式”背后的育人方法论。他指出,团队始终坚持 “理工交叉” 与 “产教融合”双轮驱动,将前沿科研方向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现场以 “高精度气密性检测技术”“光学麦克风”等实际项目为例,生动展示了研究生如何从挖掘行业痛点入手,完成从创新构想萌发、技术方案设计到竞赛实践落地的全流程能力锤炼,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 “以赛促学、以学促研” 的育人逻辑。同时,他创新性地借鉴翻译理论中的 “信、达、雅”三标准,为竞赛作品的逻辑严谨性(信)、技术表达准确性(达)与成果呈现艺术性(雅)建立了清晰规范,为学生参赛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南。
此外,李磊还结合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实践,分享了在理工交叉团队科研建设、各类标志性赛事组织与评审标准差异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具体案例还原竞赛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以“光学麦克风”项目研发经历为例,鼓励研究生既要保持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更要培养敢于动手实践、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为有志于前沿科学研究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不仅拓宽了研究生的创新视野,增强了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也激励大家树立明确目标、发扬团队精神,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敢于尝试、不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