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实地考察
9月22日,河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岳德胜、二级调研员蔡弘等一行5人组成的专家组对我校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多氟多”)合作共建的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终期评估验收。验收会议在河南省氟基新材料创新中心301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李振华、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出席会议,研究生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及基地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陈俊杰主持。
李振华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自基地建立以来,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联合攻关,在氟基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恳请专家组对提宝贵意见,优化建设路径,推动基地向更高水平、更优质量发展。
岳德胜代表专家组介绍了评估验收工作的背景与重要意义。他指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实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关键一环,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通过充分利用培养基地的资源优势,依托项目共研、导师互聘、成果共享等深度合作协同机制,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研究-实践-创新”良性循环的培养模式,更好服务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
李世江重点介绍了公司在氟、锂等新材料领域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并指出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是实现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公司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的闭环机制,将前沿理论研究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有效打通了产学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了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转型,并通过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起“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体系。
研究生基地负责人朱建平从基地建设情况、目标及完成情况、产教融合情况、研究生培养成效、基地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及下一步计划等方面做了系统汇报。他表示通过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学院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了协同创新的科研实力,巩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专家组就基地建设与校企双方、参会人员及基地研究生进行了充分研讨交流,并对进一步做好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提出宝贵指导意见。随后专家组一行到基地实验室及锂电池生产线进行了实地现场考察,并对基地在“双导师制”“项目驱动式培养”等特色育人模式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及高度评价。